八字排盘  六爻排盘  姓名排盘  玄空排盘  八宅排盘  首页首页  注册注册  登录  

 

 语言概说·语言怪胎——隐语、黑话及谶语

向下 
作者留言
蒋开文
管理员
管理员
蒋开文


帖子数 : 2530
积分 : 5925
威望 : 6
注册日期 : 11-07-26

语言概说·语言怪胎——隐语、黑话及谶语 Empty
帖子主题: 语言概说·语言怪胎——隐语、黑话及谶语   语言概说·语言怪胎——隐语、黑话及谶语 Empty周三 九月 28, 2011 10:49 am

语言概说·语言怪胎——隐语、黑话及谶语

看过曲波的《林海雪原》或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人,都知道杨子荣与威虎山上的土匪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括号里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一些网友对黑话内容的翻译):

杨子荣:拜见三爷!
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杨子荣: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土匪:拜见过阿妈啦?(你从小拜谁为师?)
杨子荣:他房上没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
土匪:嘛哈嘛哈?(以前独干吗?)
杨子荣: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
土匪:好叭哒!(内行,是把老手)
杨子荣:天下大耷拉!(不吹牛,闯过大队头。)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防冷涂的蜡!
座山雕:晒哒晒哒。(谁指点你来的?)
杨子荣:一座玲珑塔,面向青寨背靠沙!(是个道人。)

其中双方用的都是土匪的黑话。就是凭着这段黑话,杨子荣取得了土匪的初步信任,为他打入土匪内部,最终铲除这股土匪奠定了基础。
“黑话”全称“江湖黑话”,是“江湖隐语”中的一类。江湖,在旧时是与朝廷对称的名词,常用来指称四方各地,也泛指民间。所谓“江湖隐语”,是指旧时江湖中诸多行业门派中的一种不公开的暗语,用作同行同派中人在接头或交易时相认和联络的用语。江湖隐语又叫做“切口”、“春点”、“春”、“唇典”、“口”等。此外,旧时在一些弱势群体如盲人、妇女中,也流传有仅限于他们知晓的隐语。
关于江湖隐语的起源,有人认为出自《太公兵法》,因为其中的兵器都冠以神名。由此成为隐语的滥觞。但一般认为江湖隐语源自生意场上的保密之需。当商人与客户谈生意时,为了防止向外人泄露行情、交易价格、交易金额,以及交钱交货的时间与地点等,便用一些由双方规定好的暗语来替代日常用语。久而久之,特定的江湖隐语就渐渐地形成了。在江湖隐语中,有一类称为“黑话”,即“黑道”上的暗语。在我国古代,人们认为日、月运行的轨迹和区域有九道,即黄道一、青道二、赤道二、白道二、黑道二。古人迷信地认为,黑道日(简称为黑道)为凶日,这些日子不吉祥,容易出祸事、凶事。因此,人们就将江湖上的一些做正当营生的行当称为“白道”;将一些专营杀人越货、抢劫盗窃的帮伙,称为黑道,其成员则称为“黑道人物”,他们所用的隐语也就成了“黑话”。
隐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隐语是特殊的社会集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传递信息的特殊手段,它不只表达方式特别,而且往往与相关的礼仪和特定的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江湖中人在待人接物上都是以礼为先。施礼的目的,一是表示本人心胸坦荡,谦虚谨慎;二是侦察对方虚实和发出联络信号。例如,在以武会友时,交手之前,为摸清是否一家,先站开成马步,随即将左拳横置右掌虎口中,掌心向外与胸齐高,先退后三步,再进半步,而后道声“请”。若对方以同样礼节相还,就是一家人,不必再交手。又如镖师在走镖途中,进街时,刀把朝前;进店后,则朝后。出店时,刀把朝前,出街则朝后。有朋友要看刀时,则用大拇指将刀挑起,刀刃朝外,这是表示有所警惕,具有防御性的礼节。这类动作名为施礼,实则借举手之机,先封住自己的门户。一旦遭到意外袭击,就可迅即变势迎敌。除动作外,行李、包袱的捆扎方式和放置方位,茶具、餐具的摆设,个人的行、止、坐、立姿态,都传递着一定的信息,不可造次。
江湖隐语有多种多样。在旧时,江湖上的行当分为八大类,也叫“八门”、“八行”。这八门分别是:巾门,包括卜卦、算命、相面、测字、扶乩、符咒、看风水等行当;皮门,包括行医、卖药(卖药总称为“挑汉”,卖眼药为“招汉”,卖膏药为“香汉”、“香工”,用铁板条自打其身的卖膏药者为“边汉”)等行当;彩门,又称“抹子行”,包括戏法、魔术、杂技、马戏、杂耍等行当,变戏法又称“李子”;挂门,包括耍枪弄棒、打拳、摔跤等行当,又称“瓜子”、“瓜子生意”、“挂子行”;平门,包括评书、相声、单弦、大鼓等行当;聊门,即梨园行;调门,包括棚匠、画匠、扛房、吹鼓手等行当;团门,包括卖唱、乞丐、歌妓等行当。以上八门都各有各的行话和隐语。
以下各举一些例子说明各类江湖隐语。
“春点” 各门都通晓的江湖隐语叫“春点”。例如(括号前的是日常用语,括号里的是“春点”):天(干宫、上空子),地(沙坨子),日(球子、老爷、大煞),月(玉盘子、兔屋了),星(悬亮子),风(溜子、斗色子、扬沙子),雨(天漏子),河(沟子),大江大河(大沟子),海(咸沟子),父(日宫、老根子),母(月宫、老底子),夫(跑外的、天牌、上壳子),妻(底板子、才字头),男人(天牌),女人(地牌、草儿、利市),小孩(尖椿子),富人(肉旦孙),穷人(念水孙),等。
黑道“切口” 大部分与江湖春点相通,有一些则专属其行内的用语,人们称之为江湖黑道“黑话”。例如(括号前的是日常用语,括号里的是“黑话”):匪首(瓢把子)、匪帮(柳子)、小匪(崽子)、入伙(挂注)、抄家(掏窑)、人质(人标)、集合(开始)、摸地形(踩盘子)、打官司(操股子)、白天隐入人家窃物(闯窑堂)、杀人(劈堂)、暗杀(放人)、分赃(开花)、抢劫(武差事)、逃走(避风头),等。
洪门“切口” 洪门又称“洪帮”,洪门常用的“切口”有(括号前的是日常用语,括号里的是“切口”):行礼(拉拐子)、饭店(伞窑)、庙宇(哑巴窑)、官府差役(马子)、官(古子)、马(四脚子)、船(底子)、裤子(义儿)、鞋(踢头子)、风(八面子)、脸(扇面子)、眼睛(招子)、腿(金刚子)、舌(口条子)、鱼(摆尾子)、鸡(凤凰子)、饭(粉子)、复仇(报赤壁)、寻事生非(找皮绊),等。
青帮“切口” 青帮又称“清帮”或“安清帮”,以青布包头而得名。青帮原为漕运的行帮组织,成立于清代的雍正四年(1726年)。初始,青帮承办大运河的漕运,后来势力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区,并由漕运业发展到各行各业。清末民初,青帮的著名“老头子”为黄金荣、杜月笙。青帮常用的切口有(括号前的是日常用语,括号里的是“切口”):师傅(前人、老头子),徒弟(弟老),做错事(脱节),有危险(有风火),久在外奔走的人(老江湖),进帮(进门槛),首次收徒弟(开山门),保护不在帮的人(保牛子),等。
生意场“切口” 生意场“切口”大部分与江湖春点相通,有一部分则为自身行当所独有。例如(括号前的是日常用语,括号里的是“切口”):出外做生意(出穴),生意差(***),生意好(火穴),很好(左派),很坏(捻右),钱(兰头――意为人人喜欢的东西),拜师(叩飘),有钱人(财神、娘舅),骗人加入投资(背娘舅),大(一只牌),中(一只角),小(一只豆),商人以商品向人抵押现金(挑扁担),以贱价购入不知来源的货物(顺风货),以现款交易(就地拿),一(口),二(人),三(工),四(比),五(才),六(仇),七(寸),八(根),九(本),十(金),等。
赌博场“切口” 赌博场切口大部分与江湖春点相通,但也有一些属于自身特有的隐语。例如(括号前的是日常用语,括号里的是“切口”):邀人聚赌抽头(挑头牌九),用脚传言要牌(发地雷),两人用密语或其它手法合伙要牌(扶琴),手中藏一张牌,以备换掉(掌心雷),在牌尾偷牌(脱龙梢),用赌术骗人财物(倒拖靴),赌徒作弊(妄货),用台下传递等法,两方交换牌(飞张),等。
江湖隐语是江湖帮派内部交通联络的秘密工具,同时也是他们特有的身份标记。因此,熟悉和掌握他们的黑话,也就成为侦察案件、破获犯罪集团的重要途径之一。据《虫鸣漫录》载,古时候,有几个读书人结伴赴金陵参加乡试,途中偶然抓获一名盗贼。出于好奇,他们将盗贼中的隐语全部用笔记下。有一天,他们到一酒馆饮酒,酒酣兴起,相互间都用盗贼的隐语调起笑来。没想到酒馆中正好有到处侦缉盗匪的衙门捕快,于是将他们一举拿下。其后不知费了多少唇舌,才使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呆子免受囹圄之苦。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隐语――“切语”。先看下面的故事:

何僧智者,尝于任昉坐赋诗,而其诗不类,任云:“卿诗可谓高厚。”何大怒曰:“遂以我为狗号。”任逐后解说,遂不相领。(《金楼子·杂记上》)

故事中何某为何大怒?因为任某称他的诗“可谓高厚”。“高厚”者,“狗号”也。把他写的诗称为“狗号”,他能不大怒吗?“高厚”怎么会变成“狗号”呢?这就来自“切语”的玄机了。“切语”的构成办法就是将话面上的词语进行声母和韵母相互切换,再重新拼合后得出隐藏的暗语。如上例,就是将“高”的声母与“厚”的韵母相拼,“厚”的声母与“高”的韵母相拼,于是就得出“狗号”来了。再看两例:

①北齐中书侍郎河东裴袭,字敬宪,患耳。新构山池,与宾客宴集,谓河间邢子才曰:“山池始就,愿为一名。”子才曰:“海中有蓬莱。”蓬莱,裴聋也,故以戏之。敬宪初不悟,于后始觉。  (《太平广记》)
②唐邓玄挺入寺行香,与诸僧诣园,观植蔬。见水车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乃曰:“法师等自蹋此车,当大辛苦。”答曰:“遣家人挽之。”邓应声曰:“法师若不自蹋,用如许木桶何为?”僧愕然思量,始知玄挺以木桶为幪秃。  (《太平广记》)

在例①中,邢子才给裴某新建的山池起名为“蓬莱”,暗中讥刺主人“裴聋”。在例②中,邓玄挺用“木桶”暗中辱骂僧人为“幪秃”。“蓬莱”变“裴聋”,“木桶”变“幪秃”,用的都是“切语”。“切语”要以精通音韵知识为基础,因而常常成为文人插科打诨、调侃逗乐和逞才斗智的工具。
由于隐语都是不公开的暗语,从暗中传递信息的角度来看,江湖隐语也可以称为“黑话”,换句话说,狭义的“黑话”是江湖隐语中的一类,广义的“黑话”则是江湖隐语的同义词。“黑话”是不相识的同门同道同派人物首次见面时确认身分的“验证卡”。杨子荣就是靠着这张“验证卡”打入了土匪内部,进而将之一举歼灭。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进步团体、革命政党等正派人物在从事地下活动时也有一些暗语,这些暗语算不算黑话呢?也就是说,《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与土匪接头时用的是黑话,那么,《红灯记》中李玉和与地下交通员接头时用的暗语是不是黑话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7月修订第3版)的解释,黑话是“帮会、流氓、盗匪等所使用的暗语”,那当然是不能算的。大约《现代汉语词典》的编撰者认为,反派人物用的暗语才能叫黑话,正派人物用的暗语就叫暗语,以此才能体现褒贬有别吧?不过,著名修辞学家王希杰先生不同意这种看法。王先生在《语言学导论》中给“黑话”下的定义是:

也有一种不让本集团以外的人知道的特殊行话,具有秘密性质,通常叫做黑话或隐语。

王先生认为,黑话同其它语言的区别性特征就在于:它是保密的,不对外的。因此他把正派人物用的暗语也归入黑话的范围。就我们看来,黑话和暗语的概念意义确实完全一样,但“暗语”的感情色彩是中性的,“黑话”却多多少少令人觉得带点贬义,因此,正派人物接头用“暗语”,反派人物接头用“黑话”,这样有所区别似乎更好一些。不然的话,把鲁迅写给曹靖华的信中用“莲姐”、“周家”代指左联的暗语也叫做黑话,听起来总是怪别扭的。所以,我们认为,相比之下,还是《现代汉语词典》所下的定义更好一些。
中国有句俗话:“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看看有的人对“黑话”的抬举,你会觉得这句俗话说得真好。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有一位名叫贾鲁生的贾先生写了一篇题为《黑话》的作品,其中给“黑话”下的是这样的定义:

所有那些对不便明说的思想既能表达清楚又能掩藏严密的语言,都属于黑话。

按照这个定义,那些含蓄的、隐晦的诗文(包括李商隐的无题诗、鲁迅的杂文等),那些常见的委婉语、双关语、反语等艺术化的语言,都要被鲁贾生先生归入黑话之列了。贾先生写道:

新华社记者在青海西宁市采访,发现中学生流行着用电影、电视名字编成的《新编歇后语》其实也属于黑话一类:上学――再向虎山行。星期一――走向深渊。星期二――路漫漫。星期三――夜茫茫。星期四――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星期五――归心似箭。星期六――胜利大逃亡。做作业――真是烦死人。考试中――警察与小偷。考试后――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老师来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老师提问――哑女。老师批评――被告席上。被赶出教室――快乐的单身汉。回到家――被受情遗忘的角落。家长会后――今夜有暴风雪。语文――老北京的传说。几何――黑三角。代数――R4之谜。地理――九州岛岛岛岛方圆。生物――血疑。历史――华夏掠影。化学――精变。特理学――神奇的电波。

他还把“南帝北丐洪七公,东邪西毒欧阳峰,傻小子郭靖娶黄蓉,小孩子脾气老顽童。好好的天气下雪花,好好的皮鞋露脚丫,好好的孩子是傻瓜――咱看谁是大傻瓜?”(然后锤子、剪子、布,决出一个大傻瓜)这首在游戏中唱的儿歌也叫做黑话。甚而至于,有一个老农民就破屋子里挂着毛 澤 崬像说:“我真对不起他老人家,解放这么多年了,还让他老人家住在这间破屋里。”贾鲁生也认为这是黑话。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贾先生在他的《黑话》中还写了下面这一大堆关于“黑话”的颂词:

•黑话不仅仅是残暴和虚伪,在这个时代里它还经常表现出天真、纯朴、坦率和真诚。
•黑话的每个词汇和每一个隐喻都是一个教训。让我们向黑话表示衷心的感谢。
•黑话,政治的晴雨表,温度计。
•越粗鲁便越形象,这就是黑话的语言奥妙。
•所以那些黑话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起更加伟大的使命――
•历史把黑话变成了一面辉煌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我们这个时代上空!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叫黑话泛滥。
•黑话的领域是高智商的领域。
•面对着旧秩序的混乱,旧道德的毁灭,如同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洪水浩荡,到哪儿去找那挪亚方舟呢?黑话之中!――这些年来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伟大的创造中,黑话成熟了。
•这便是黑话吗?一无所有,无所不有。用美好的语言传递着邪恶的信息,或用丑陋的词汇隐喻着崇高的思想,时代的黑话打破了语法和修辞的框架,颠倒了由词典所规范的几乎所有词汇的过去的意义。

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贾先生对“黑话”顶礼膜拜到了如此狂热的地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贾先生敢于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到如此地步!
针对贾鲁生先生上述显然错误的议论,著名修辞学家王希杰先生著文《论黑话》(见《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予以实事求是的批评。王先生在此文的结尾宣告: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我们的初步结论同贾鲁生完全相反:
黑话――决不是“一面辉煌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我们这个时代上空”,并没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起更加伟大的使命”,根本用不着“让我们向黑话表示衷心的感谢”。
黑话,新时期的黑话,也主要产生并且流行于流氓团伙、盗窃抢劫集团、走私贩毒集团、卖淫团伙、新丐帮、赌博集团之中,是为其肮脏的反社会的利益服务的。黑话,主要是黑社会的旗帜和标志,它是这些黑社会内凝力的必要手段之一。
新时期的黑话泛滥,不是社会进步、中国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而是某种程度的社会***的产物和标志。

我们认为,王希杰先生的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实际上,所有的隐语、黑话,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因为它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它们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而把社会上某些行当或某些社会集团中常用的一些词语替换成某种事先约定的代码或者说暗号而已。这种隐语、黑话是语言中的怪胎,它们通常产生和盛行于非正常的年代和某些特殊的生活领域,只为特定的社会集团的特定利益服务。在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法制健全、人们的正当利益得到有力保障的时代,这类怪胎将失去孳生和繁衍的土壤而逐渐萎缩、衰减以至消亡。
除了上述的隐语和黑话以外,旧时还有另一类语言怪胎,就是谶语。说到这类东西,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望长安来。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卓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卓问肃曰:“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肃曰:“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卓喜而信其言。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卓问肃曰:“此何祥也?”肃曰:“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卓又喜而不疑。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卓进至相府,吕布入贺。卓曰:“吾登九五,汝当总督天下兵马。”布拜谢。就帐前歇宿。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卓问李肃曰:“童谣主何吉凶?”肃曰:“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次日凌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卓问肃曰:“此道人何意?”肃曰:“乃心恙之人也。”呼将士驱去。卓进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独有御车二十余人同入。董卓遥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肃曰:“持剑是何意?”肃不应,推车直入。王允大呼曰:“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两旁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大呼:“吾儿奉先何在?”吕布从车后厉声出曰:“有诏讨贼!”一戟直刺咽喉,李肃早割头在手。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将吏皆呼万岁。(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

上面是小说《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利用连环计诛杀董卓的故事。里面写到董卓死前连续出现多种征兆。其中十数小儿唱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就是所谓的谶语(也称谶言)。“千里草”,“千”和“里”重合在一起,再加上“草字头”,就是“董”字;“何青青”是衬词,没有实际意义;“十”字上面加个“日”字再加个“卜”字,就是“卓”字;“不得生”,就是“没有生路”了。全句的意思就是董卓要死了。小儿在晚上唱,董卓第二天就一命呜呼了。像这类暗中包含着某种意思,日后就会应验的预言式的神秘话语,就是所谓的谶语。这种东西在《红楼梦》中也有。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元春、迎春、探春、黛玉、宝钗所作的灯谜,都成了为她们日后的命运所验证的谶语。且引如下: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爆竹——元春作)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谜底:算盘——迎春作)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相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风筝——探春作)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谜底:更香——黛玉作)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竹夫人——宝钗作)

以上五样器物都分别成了五位打谜者一生命运的写照:元春嫁入宫中,看起来似乎气势如雷,但转眼间,如爆竹震响一般,“回首相看已化灰”;迎春是个“有功无运”之人,可怜她以“金闺花柳”之质,却不幸嫁与了“中山狼”,在夫家受尽了虐待,就像“阴阳数不通”者手中的算盘一样,“镇日纷纷乱”,最终“一载赴黄梁”;探春虽然有才华,也有风光的时候,但最终远嫁他乡,不知所终,就像清明时节放飞天空的风筝,曾令阶下儿童争相仰面观看,不幸的是游丝一断,风筝飘得无影无踪;黛玉一生恰似更香——“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而且与心上人“琴边衾里两无缘”,最后在五更时分玉殒香消,重返离恨天;宝钗则像“有眼无珠”的竹夫人,“荷花出水”时节喜结连理,“梧桐叶落”之际便两相分离,一场夫妻不到冬天便告终结。小说中,贾政似乎已预感到这些灯谜的不祥,所以自忖这些姑娘家家“看来皆非福寿之辈”,以至后来回到房中,“只是思索,翻来覆去,甚觉凄惋”。除了这些,《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里的诗,都是作者为书中人物写下的谶语,也可以说是曹雪芹预先埋下的全书情节发展的线索。
这类谶语不只在《三国演义》、《红楼梦》这类允许虚构的文学类的的文字中有,就是在司马迁的《史记》这类记实性的史籍中也有。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这里说的“亡秦者胡也”,就是一句谶言。秦始皇以为其中的“胡”指的是北面的胡人,于是派大将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北上攻击胡人。他万万没有想到,这里的“胡”指的不是“胡人”而是指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胡亥。秦朝后来就是在胡亥的手中灭亡的。这句谶语果真“应验”了。在“始皇本纪”中,还有一句谶言,即“今年祖龙死”也“应验”了。这里的例子似乎证明天下真有这种先觉先知的谶语,不过,应该想到的是,《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司马迁是汉代人,他得到的材料很可能出自汉代人的手中或口中,所以,这种谶言灵验的程度是很可怀疑的。
不过,这类“谶语”在历史的大变动中屡屡发生作用,却是无须怀疑的。据《史记·陈涉世家》载:陈胜吴广密谋起义时,由于担心起事不成,便去卜卦。“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皆买鱼烹食,得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你瞧,在陈胜、吴广起事前,先是在鱼腹中出现帛书“陈胜王”,接着晚上又出现莫名其妙的篝火和狐鸣“大楚兴、陈胜王”的怪事,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这些就是后来得到验证的谶语了。但实际上,这不过是陈胜吴广玩的小把戏罢了。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也用了类似的办法。黄巾军首领张角在发动起义时,也是派人到处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神秘话语,为发动起义大作舆论准备。这些类似“谶语”的口号确实起到了鼓动民众参加起义的作用。
统治价级也很会利用“谶语”为自己谋取利益。公元8年,长安有个名叫哀章的儒生私下里制作了一个铜盒,上边刻有两行文字,即“天帝行玺金匮图”和“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然后将此盒悄悄放在高帝(汉高祖刘邦)庙中。看庙的人发现后,将此事上报给王莽。王莽见到铜盒上的文字后大喜,因为按照古人崇奉的五行观念,夏为水德尚黑,商为金德尚白,周为火德尚赤,秦为水德尚黑,汉为火德尚赤,由此,刘邦为赤帝刘氏高皇帝。王莽以王氏为黄帝后裔为依据,便认为铜盒上的谶语意思是赤帝的神灵秉承天意要将象征皇权的玉玺传给王氏(黄帝之后),应该轮到他做皇帝了。于是龙袍加身,改朝换代,自己当上了皇帝。
可见,所谓暗藏天机的谶语,其实都有人手在背后鼓捣。历史上某些看起来似乎“应验”了的的谶语,有些可能是事情的发展与事前某些人的预想刚好巧合,有些则是别有用心的人事后编出来骗人的把戏。人类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现代人的聪明才智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人,这是明摆着的。借助各种先进的仪器,现代人的眼光在宏观世界已远达十数亿公里之外,在微观世界已深达原子核之内。在近百年来各种各样的现代名人中,身怀绝技、智力超绝者大有人在,可就是还没有听说过有谁能够准确地探知并预言未来之事!绝顶聪明的现代人都做不到的事,各方面都稍逊一筹的古人反而能做得到吗?仅凭这点,笔者就不相信古代竟有能够发布一准灵验的谶语的人,如果说那是神仙透露出来的“天机”,那就更加荒诞不经了。

附录资料
【阅读欣赏】
●谶言也可能是日常口语。李天纲《1900:躁动的南方》说:“1900年,太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一起出现。有一件事最为蹊跷。已经衣冠全国几十年的上海名门闺秀,忽然开始自个流行起老土的北京服装式样:旗袍。姐妹争说‘京式样’。有好事者忽然记得,大叫‘不好’!甲午年,北京旗人女眷流行穿上海服装式样,所谓‘海式样’。结果应了一句‘海失洋’:黄海一战,北洋水师,大败于海上,失于东洋人之手!好论奇门遁甲、占星卜卦者又在谈论:今年上海流行‘京式样’,该不会又是‘京失洋’的谶语:北京要失于洋人之手!旗袍,难道真会成为亡国之服?果然,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西狩’长安。中国一度陷入真正的无政府状态。中国人是一个顽固地相信‘天人感应’的民族,谶语被看作是上苍对人事的暗示,在中国极有市场。”(《收获》2000.3)  (师为公《趣味语文》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评介:历史上不少事情难以解释清楚,其中有的是偶然巧合,有的是张冠李戴,有的甚至是无中生有,总之时过境迁,查无对证。信不信由你。]
●“8341”的故事
“8341”这个简单的四位数,竟然给今天的世界组合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也留下扑朔迷离的谜团。
当今中国,“8341”这组普通的数字具有极浓郁的神秘色彩,有关它与***的传说比比皆是,但似乎都离不开“寿命83年,执政41载”之说。最近,又有一则新说,大意是:秋收起义时,***有一把汉阳造的步枪,枪的编号是8341。毛 澤 崬到延安后,常常要把步枪拿出来擦擦,非常珍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实践,就是从这支枪开始的,最后武装夺取了政权,取得了全中国的解放。进北京后,他不再需要枪了,但他记住了这支步枪的号码,命名了他的警卫部队,以纪念他的战争生涯。
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广泛地刊载于国内外的一些报刊上。在我们这个充满神秘文化气氛的国度里,人们是宁可信其有的。也正是因为这些神秘的传说,使得中央警卫团的代号,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数字。并且继续延伸着神秘的外延。
毛 澤 崬去世已许多年头,人们对8341这个数字,兴趣依然不减当年,虔诚的人认为“信则灵”,演出了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悲喜剧。
改革开放后的南方某城市在公开拍卖电话号码时,8341的电话号码身价百倍,炙手可热。因为这是毛 澤 崬的警卫部队用过的数字,是神数、天数、吉数,也是不需记忆,早被人脑储存的数。据说,使用这个电话号码,保准发财。使用这个电话号码的公司一下子就扭亏增盈,摆脱了困境。有人说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天之灵的保佑。
1993年,纪念毛 澤 崬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神奇的事情仍然没有终结。
一生绝少坐飞机的毛 澤 崬,死后他的遗体安详地躺在天安门广场南面的纪念堂里。可是在百年诞辰日,他是不是觉得百年的岁月太寂寞?是不是想遨游太空?是不是不愿意人们将他头像的金币变成拍卖的商品?他和人们开了一个宇宙玩笑。
人们把象征命运的8341,变成了8341个镶钻金币,装进了卫星,发射到太空里,让它在无边无际的太空里遨游8天,然后再返回地面,开舱公开拍卖。可是载有8341个金币的卫星,失去了其它卫星高度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风范,神秘地在太空失踪了。也不知是上九天揽月,还是下五洋捉鳖?反正“8341”号金币和运载它们的卫星不回来了,不管地球上的人是仰断脖子还是望穿秋水!  (作者: 60.7.105.* 2005-6-28 18:30 )
[评介: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不过,关于8341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8341是辛亥革命时毛 澤 崬从军后发到的那支步枪上的编号。这是他第一次摸到枪,于是记下了枪号。此后,虽然他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导演了无数场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用枪杆子打下了江山,但他自己就绝少摸枪了。建国后,按毛主席的意愿,以8341作为中央警卫团的代号。没想到这个数字成了“天数”:毛主席享年83;从1935年遵义会议执掌中共大权到1976年辞世,整整41年。两者合起来正是保卫毛主席的警卫部队的代号8341。这个数字如果是巧合,那也巧得令人难以置信了。毛主席1976年逝世,此前东北出现“天崩”(天上掉下前所未有的大陨石),唐山发生“地裂”(7.8级大地震),这个巧合也巧得令人难以置信。笔者并不相信“天人感应”的邪说,但在此等巧合前只能无言以对。]
●历史上的文字谶言,多是文人为特定宣传目的而编造的,故宋代学者孙奭(shì)说:“唐明皇得灵符宝券,皆王鉷、田同秀等所为。”(见《容斋三笔》郑第七)有些可能是无意中的巧合,被人附会出某种所谓“预言”。
谶言在民间有广大的流传市场,尤其在社会动乱、政权更迭期间,人心浮动,有识之士有各种预见或形势分析,百姓也企盼心中有数而能为前途预作安排。李书磊《回乡琐记》说:“据乡人说,《推背图》上有许多事应照世事。如推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有‘口上口,天上天,这个局势要扭转’的诀词。一般认为,‘口上口’是‘吕’字,其实不是。‘口上口’乃是‘日’字,‘天上天’是‘美’,日本走,美国来,但最终***控制大陆,‘局势扭转’。”(《当代》1999年5期)这也是拆字拼合法,但显得牵强。将“美”字上面两点视为撇捺才能成一正一反的“天”;“口上口”合为“日”字,则要有笔划合并情况。
总之,谶言的说解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师为公《趣味语文》2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评介:现在上了点年纪的人都知道,以前各地都有不少闹鬼的事,那时候的小孩既爱听,又怕听鬼的故事,一到晚上就吓得够呛。现在城里一到晚上,到处大放光明,这类东西几乎绝迹了。看来,“鬼”是人“闹”出来的。谶言大约也是这类玩艺吧。]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s://jkw16.longluntan.com/
 
语言概说·语言怪胎——隐语、黑话及谶语
返回页首 
1页/共1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中国预测研究 :: 『时政科教文艺』 :: 文学科教民俗-
转跳到: